专场出品人:王昊奋 
OpenKG联合创始人,同济大学特聘研究员
同济大学百人计划,特聘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长期在一线人工智能公司担任CTO之职。他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开放知识图谱联盟OpenKG发起人之一。他负责参与多项国家级AI相关项目,发表100余篇AI领域高水平论文,被引用次数达到2900余次, H-index 达到 26。他构建了全球首个可交互养成的虚拟偶像—“琥珀 · 虚颜”;所构建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已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0亿人次。目前,他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术语工委副主任,SIGKG主席,上海秘书长,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,语言与知识计算专委会副秘书长,上海市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副主任,上海交通大学AI校友会秘书长等社会职位。
专场:Agent模式的探索与实践
本专场旨在深入探讨Agent模式在现代软件开发和智能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与挑战。本专场将集中讨论“Agent模式的设计原则、多Agent系统的协同工作、Agent模式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、以及Agent模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”等关键话题。参与者将有机会了解到Agent模式如何促进系统的模块化、灵活性和可扩展性,同时探索Agent模式在智能决策、资源管理和自适应系统中的最新实践。通过本专场的深入讨论,参与者将获得宝贵的知识和经验,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基于Agent的解决方案,应对日益复杂的系统和业务需求。
王尚
商汤科技 高级AI 产品经理
商汤科技 高级 AI 产品经理,「编码人声」节目主理人。拥有近 10 年开发者社区 & 开发者关系从业经验,先后在国内领先的技术社区与上市公司担任内容媒体负责人、开发者社区负责人。现专注于 AI 应用的产品体验与用户增长,在商汤负责的 AI Native 生产力系列工具「代码小浣熊」和「办公小浣熊」,已为十余万开发者提供了数亿次编程辅助服务。
大模型产品中,Copilot与Agent模式的融合与实践
在该议题中,将专注于讨论大模型产品中的Copilot与Agent模式,在落地场景中的融合与实践。会概述Copilot模式与Agent模式的异同与优势差异,并通过商汤科技的「代码小浣熊」与「办公小浣熊」工具,展示这两种模式如何在产品中相互补充,提升用户的效率和体验。此外,还将探讨如何通过用户反馈来优化产品体验,分享关于产品未来发展的思考。

听众收益
1. 了解 copilot 模式与 Agent 模式的异同与优势差异
2. 了解现阶段大模型的能力边界和落地场景
3. 了解如何更好的借助大模型工具在工作中提效

刘瑞森
百度 高级研发工程师
百度资深研发工程师,2017 年加入百度,先后服务并建设百度云、基础架构、大商业,有丰富的微服务治理经验。现任百度商业广告平台资深工程师,主导研发与开源百度商业广告业务端微服务框架 Starlight,负责内部微服务治理平台由传统到云原生再到智能化的演进。
AI Agent在微服务治理平台落地与实践
微服务治理平台是提升业务微服务使用、运维、治理效率的重要手段,频繁变更的使用人员、参差的知识背景成为制约平台发展与业务效能提升的重要因素。本次演讲将从微服务治理平台的实践问题出发,阐述如何将微服务治理平台与 LLM + AI Agent 结合,进一步提升微服务治理平台的价值。

内容大纲
1. 微服务治理平台的困境
    1.1微服务治理平台建设现状
    1.2微服务治理平台实践中的困境
2. LLM 与 AI Agent 的能力与启发
3. 借助 AI Agent 重构微服务治理平台
    3.1 LUI重构交互形态
    3.2 LLM 与 AI Agent 驱动智能治理
    3.3 数据飞轮支撑持续演进
4. 总结与展望

听众受益
1. 了解百度微服务治理平台实践中的痛点与思考
2. 了解 LLM 与 AI Agent 内容
3. 了解LLM与AI Agent如何在微服务领域落地 
张志勇
小米  Mione创始人  Ozhera创始人
2018~至今,在小米管理效能研发团队,负责云原生中间件、可观测性、容器化、serverless等产品的架构设计及开发工作;
曾先后在京东、阿里从事中间件架构及研发;
Apache Dubbo Committer
擅长领域:云原生可观测性、中间件、容器化、mesh、serverless等领域
Mione Agent 平台和Bot在小米的落地
本文旨在全面介绍M78 AI平台,一个集成了高度可定制化、高效AI集成与多场景应用支持的创新性解决方案。M78不仅提供了强大的基础特性和功能,如定制化Prompt设计、角色设定、Flow编排、Plugin调用等,还拥有私有知识库管理和灵活的AI接口导出能力,覆盖HTTP、Dubbo、gRPC及WebSocket等多种协议。通过其独特的架构设计,M78实现了从快速接入AI能力到复杂业务场景落地的无缝衔接,特别是在AI编程助手、智能客服系统和智能可观测系统三大应用场景中展现出了卓越效能。

内容大纲
1. M78 AI平台概览
    1.1 平台核心特性
           1.1.1 Prompt定制与私有函数支持
           1.1.2 人物设定与角色个性化
           1.1.3 Flow编排简化流程管理
           1.1.4 Plugin调用扩展功能
           1.1.5 知识私有化:私有知识库的建立与利用
           1.1.6 数据库调用能力
           1.1.7 AI接口快速导出技术
           1.1.8 直接对接IM工具
           1.1.9 模型管理便捷化
     1.2 M78架构解析
           1.2.1 AI-Proxy服务器的角色与功能
           1.2.2 Prompt管理服务器的核心作用
           1.2.3 M78服务器:外部接口与触发机制
           1.2.4 Agent服务器:Bot调用的执行者
2. M78提供的核心能力
    2.1 快速集成后端AI能力
          - 详细介绍如何在10分钟内实现后端AI功能接入
    2.2 Flow与Prompt调试优化
          - 流程设计与指令优化的实践指南
3. M78落地场景应用实例
    3.1 落地场景1:AI编程助手
          3.1.1 代码补全与自动完成
          3.1.2 代码注释自动生成
          3.1.3 测试方法智能化提议
          3.1.4 代码建议提升开发效率
    3.2 落地场景2:智能客服系统
          3.2.1 用户问题即时AI回复
          3.2.2 问题总结与记录功能
          3.2.3 知识库自动更新与学习
    3.3 落地场景3:智能可观测系统助手
          3.3.1 TraceID驱动的问题快速定位
          3.3.2 自然语言报警系统的构建
          3.3.3 混沌工程测试触发与应急响应
4. 结论与展望
    - 总结M78 AI平台的优势与市场潜力
    - 展望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与可能的新应用场景

通过这一框架,本文将深入探讨M78 AI平台的架构原理、核心能力及其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高效应用,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并评估该平台价值的参考。构原理、核心能力及其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高效应用,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并评估该平台价值的参考。 

朱余韬
中国人民大学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博士后
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博士后,合作导师为窦志成教授。于2023年获得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学位,在此之前,于2019年和2016年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获得硕士和学士学位。博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、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,在博士期间曾获谷歌卓越博士生奖学金,并多次获得优秀博士生奖学金等荣誉。目前,在人工智能和信息检索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谷歌学术统计引用量1400余次。是中国人民大学大模型项目组成员,负责基座模型的训练,有丰富的大模型开发和研究经验。
FlashRAG工具包的开发与使用
随着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,检索增强生成(RAG)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。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算法和模型,以增强RAG系统的各个方面。但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实现框架以及RAG过程本身的复杂性,研究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在RAG工程上,提升难以在一致的环境中进行比较和评估。本次演讲将聚焦于介绍RAG技术的最新进展,以及我们开发的针对RAG的工具包FlashRAG。基于FlashRAG,研究人员能够在统一框架内复现和比较现有的RAG方法,开发自己的RAG方法,从而促进RAG领域的发展。

内容大纲
1. RAG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最新技术进展
   1.1 RAG的技术原理
   1.2 现有RAG架构与工作总结
2. FlashRAG介绍
    2.1 现有RAG框架的介绍
    2.2 FlashRAG整体框架与相关资源
    2.3 FlashRAG支持的RAG组件介绍
3. 基于FlashRAG的应用与探索
    3.1 如何利用FlashRAG实现现有的工作以及基准测试结果
    3.2 FlashRAG的使用案例以及相关探索
4. RAG的未来展望与未来开发计划
    4.1 目前的RAG重点问题与研究趋势
    4.2 FlashRAG的进一步优化计划
SECon组委会是由业界多位资深技术专家发起,负责组织技术指导委员会,并和委员会的专家一起挖掘全球软件工程领域的创新技术,同时依托智盟创课国内领先的人才能力提升服务供应商,组织专业的会务服务团队,全面推进会议的顺利落地,保证参会者体验。
商务合作:木子  15122643988
票务联系:丽媛  18600050529
E-mail:speaker@secon.com.cn 
关注SECon公众号
添加SECon小助手,获取
会议最新资讯